《為什麼我買這間舖?》舖門面應值幾錢?

在我後面這間中上環舖,門闊21呎,深約17呎,舖內實用面積約340呎,建築約480呎。但如果門面窄一半,即約10呎,深多一倍,即約34呎,換句話說,舖內實用面積及建築一樣,假設價錢一樣,你會買哪一間?

當然是前者,為什麼?因為你我都知道,同樣面積,門闊些的舖或大單邊的舖就較值錢,但應該如何量化門面值幾錢呢?

香港常以建築面積、實用面積計算舖的呎價,其實很誤導的,搞不清楚究竟門面是闊是窄,還是大單邊角位。我本身是皇家特許測量師學的特許測量師 (MRICS),外國流行一個概念,就叫做「In Terms of Zone A」(ITZA),甚麼意思呢?

由於每一間舖位最值錢的就是門面,於是由門面計起的20呎,就叫Zone A,Zone A再數入去的20呎就叫Zone B,再數入去的20呎就是Zone C,再數入去的20呎和剩餘的就叫 Zone D,那麼價值又如何計算呢?

Zone A就計足全部,Zone B就計一半,Zone C就計1/4價錢,Zone D就計1/8價錢,如果是地下室或者閣樓就計1/10的價錢。再說說香港,香港的舖位比較細,如果外國以首20呎就計作Zone A的話,香港就應該改為首10呎吧,如是者首10呎是Zone A,之後的10呎是B,再之後的10呎是C,再剩餘的就是D。

以我後面這間舖為例,實用面積是約340呎,建築面積約480呎。門闊有21呎,深大約17呎的話,按以上ITZA方法計,就計出約283呎 ((21×10) + (21×7÷2) = 283)。

但如果門面窄一半,即約10呎,深多一倍,即約34呎,這間舖雖然實用及建築面積一樣,ITZA 的呎數就會由283呎,大減至163呎 ((10×10) + (10×10÷2) + (10×10÷4) + (4×10÷8) = 163),大減42%面積 。

現在此舖放售3800萬,假設前者門面闊些淺些(就好似這間舖一樣)、後者門面窄些深些,兩間舖建築及實用呎價雖然一樣,絕對不能反映買家願意付的價格。用 ITZA則不同,前者門面闊一倍,淺一半,因為門面較值錢,即使實用及建築面積一樣,前者舖ITZA 價值就應該高多74%(283 ÷ 163)。換句話說,後者門面窄一半的話,即使面積一樣,價錢應該便宜42%。

為什麼我買這間舖? 因為門面闊,足足有21.5呎,中上環極罕見,舖最值錢是門面。原叫4200萬,現在減價放售3800萬,或分開兩間買都可以(A舖2100萬,B舖1900萬),可聯絡同事們了解更多!(2022年8月31日前簽約再減至3300萬,必須在2022年底前完成交易)

舖位詳

上環蘇杭街10號啟豐大廈地下4A及4B號舖

4A舖建築面積約240平方呎,約10呎闊  16呎深,附設來去水、三相60A電及洗手間等配套

4B舖建築面積約250平方呎,約10呎闊  18.5呎深,設有三相60A電

查詢盛滙商舖基金:https://bwfund.com/fund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