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我去了香港科技大學 HKUST讀了《Meeting for Success》課程,教授Stephen Nason就說到,原來團隊的衝突分兩種:工作上的和關係上的衝突。工作上的衝突,也就是說大家對做的事情不同的看法,而關係上的衝突就是說大家是否不滿意對方,尤其是衝突後的大家氣氛尷尬,拉不下臉彼此去重新好好相處。
課上有這樣的圖表,討論衝突水平的高低和團隊表現的高低,得出的結論是怎樣呢?
工作上發生衝突的話,前期表現竟是會提升,但是提升至某個點之後就會降低(橙色線),甚麼意思呢?舉個例子,若凡事沒有衝突,上級想要把椅子放在桌上,大家皆說「好啊」;上級想要去上海開分店,大家又異口同聲「好啊」,那就完全沒有任何討論又沒有衝突,得出來的結果就是團隊的表現會差。反而若果有人反對將椅子放在桌上而是在右邊,又有人提議說放在左邊,又有其他人建議放在樓上,更有人說不要放兩個人的桌子,而是放六個人的桌子,這樣談出來的結論就有新的火花,工作上的衝突反而能提升表現。但當然若大家互相爭拗得面紅耳赤,繼而引致關係上的衝突,那表現就自然下降。
關係的衝突又會怎樣呢?原來關係衝突越多,團隊表現會直線下降(藍色線)。如果大家的聯繫很好,互相信任,衝突就會相對地少,工作磨合上很容易簡單,甚至能省去繁文縟節,大家都發自內心願意去做,互相走位、補位就能搞定項目了,因為團隊有互信,效率、表現也會提升。但當關係衝突很大的話,甚至乎去到互相打架、憎恨和咒罵的時候,即使團隊要做甚麼的項目,表現也一定差。
總結一下,教授 Stephen Nason就教我們,有衝突能提升團隊表現,不過需視乎甚麼的衝突。衝突分兩類型:工作上的衝突和關係上的衝突。工作上有適當的衝突,對團隊表現有好處,如果你是老闆,說甚麼大家都完全同意了,沒有衝突,對公司的表現,未必是一件好事,但衝突太多也不好。關係的衝突沒有任何好處,我建議各位做生意的朋友們可多點讓同事參與團隊建立活動(Team building),關係強的話,團隊表現自然就不會下降,能保持在最高位讓大家做生意表現更佳,有機會就看看我的《李根興的生意哲學》。
查詢盛滙商舖:https://bwfund.com